各位老师好,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与特征”。我将围绕这个题目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第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目前在多数高校的新闻院系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是诸多课程中的一门,所涉内容也大都是马、恩包括列宁的新闻实践活动及其相关理论阐述,与课程体系中的其他部分基本上不具关联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它作为一门科学的作用与意义。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如果借鉴戴尔“经验之塔”的描述,将事物按照抽象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学说(尤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抽象程度最高的,因为它可以对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和路径提供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马新观”教学时,不仅要讲微观层面(专业层面)的理论、原则,也要有所超越,将作为科学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整体传授给学生,并与中国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和价值大于一门课程。
第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发展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某些概念的简单堆砌和某些原则的机械铺陈,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马克思主义苏俄化、继而中国化的过程。
我们仅以党性问题的阐述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报刊理论中多次谈到报纸的党派性,强调了党报的无产阶级性质并涉及了党报的党性原则问题。列宁首次使用“党性”的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了系统的阐述。1905年,列宁针对党内存在的少数报纸编辑人员同党闹独立的情况,发表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对党报及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坚持党性原则,和怎样坚持党性原则作出了全面的论述。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瞿秋白、博古都翻译过《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这篇文章,并且将它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列宁的这篇文章直接启迪了毛泽东,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还引用了列宁“齿轮和螺丝钉”的比喻。今天,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列宁关于党性原则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并且一直为中国的党报者工作所遵循。
第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兼容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兼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兼容性的体现。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是如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人类社会优秀的思想成果,将已被证明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与方法吸纳到新闻传播教学、研究体系中来,而不分它们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这就使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世界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或世界大同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具有兼容性特征,它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界限,着眼于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大局,在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现象不断抬头,各种挑战、风险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这一思想观念或价值观的意义尤为重大。
第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阶段),也经历了不同国家的实践(苏联、东欧国家、中国等等),在此基础上持续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
自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就一直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并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步融入世界。中共十八大以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地区和全球发展,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包括“亚洲新安全观”、“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一种自我超越,也超越了长期以来占据国际社会主体地位的西方思想体系和发展模式。这种超越性的发展格局要求中国的理论工作者进行观念、心态上的调整,改变简单拿来的传统观念,树立理论创新的自觉与自信。
总之,作为一个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发展的观念,具有兼容性和创新的特点。深入认识它的内涵与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念,将“马新观”教育教学提升到应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