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精粹 | 胡正荣: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创新赋能人才培养

胡正荣

胡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胡正荣教授在由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的发言实录。

我想讨论的题目叫做“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应该说是要赋能我们的人才培养,前面的教授都提到了,我们的创新,有时候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所以,我想就这个话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对于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来说,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个场合都讲到过类似的要求。“5.17”讲话中还提到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需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觉得我们要保持非内卷的,不是自话自说的态度,才能够真正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优化。这样的话,我们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三大体系”才能够建立。

2022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我觉得这个要求提得非常好。因为我们新闻传播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到现在为止并不是很健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要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这“四问”实际上既包含了自己,又包含了外界,既包含了人民,又包含了时代,既包含了过去,又包含了未来。

通过我们的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创新,怎么样才能够实现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个人觉得还是历史的东西我们要吸收,外来的精华我们也不能排斥,对于未来的展望,其实也需要有一种包容心。三大体系的建构,三大体系的创新,真正构建中国自主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这是摆在学界、业界面前共同的话题和任务。

第一个问题是通过学科体系的创新,来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这里面有两个基本的概念,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新闻传播教育界和学界可能要特别区分开的,那就是学科是什么、专业是什么?很多时候,这两个概念是被混淆使用的,学科是学科,专业是专业。所谓的学科,就是一个知识体系,是某一个领域的包括理论与方法在内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是要回答理论问题的,是要面向未来回答理论问题的。所谓的专业,就是一个能力体系,其实就是围绕人才培养的一个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能力所需的课程以及环节,培养主客体的一个完整体系。这个能力体系是要回答当下的问题,要解决实践的问题。

自主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需要有自主的理论,要有自己的方法。这个学科体系要转化成专业体系,也就是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就是要通过专业的方式,来构建一套专业课程,培养具有特定能力的人才。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把我们学科的这套知识体系,转化成人的能力培养体系。所以我们的教育,其实是起到连接的作用,把学科体系转化成为人才能力的培养体系,需要我们学界的同仁们做很多的工作。

我们的学科真正要创新的话,可能聚焦在这三个导向上。一个是问题的导向。现在,不管是做学术研究,构建的知识体系和搭建人才能力的培养体系,问题导向并不明确,很多时候完全是为了学术而学术。二是实践导向,三是价值导向,这三个导向应该是构建三大体系、创新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当中特别关键的三个点。

正因为是这样,有必要重返我们新闻传播的现实,要面向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实践,共同去探讨和挖掘面向未来的实践价值、知识价值和能力价值。

我们现在面对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元的世界,我们面对的理论和方法,乃至实践框架,实际上处于非常关键的转型期。因此,我觉得我们现在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概念化、范畴化、框架化和普遍化这几个方面,都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通过专业建设,我们要把我们构建的这套学科,或者叫自主的知识体系,转化成为人才能力培养的专业体系。相当于我们的学科体系最终是要落地的,真正要落地的话是要看人的,要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培养的未来新闻传播人才,不管是本、硕、博哪个层次的,包括我们的学者,都不是自己跟自己竞争,而是要融入到全球化的大格局中与世界强国培养的人才去竞争。2005年,美国卡耐基-奈特基金会组织全美国十几家顶尖前沿的,也是做得最好的新闻传播学院对整个新闻传播教育未来走向做一项研究报告。今天看来也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者,从报告中至少可以看出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是个什么样子。根据他们的研究,认为把知识体系转化成能力体系之后,未来的传播工作者要具备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职业道德。

从实践看、从历史看,特别是从未来看,未来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结构,我个人觉得至少有五个方面缺一不可。一个是硬实力,作为新闻传播学科出来的人,必须具备一些所谓的技能、技巧,所谓的基础性能力。其次是软实力,软实力是表征,包括的内容就非常多。第三是有中国立场,毕竟是中国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绝不是美国立场、英国立场,要有中国立场。第四,今天的实践需要解决全球问题,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也要面向全球进行实践。第五,要具有国际视野,需要面向和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实际上都要以这样的能力建构为目标追求。这样的话,我们的知识体系才具备适用性,能力结构才具备可行性。最后,最重要的就是价值体系。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什么?

相关文章

论坛精粹 | 胡正荣:传媒产业产品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建构

胡正荣

摘要:胡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胡正荣教授在由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构建...

阅读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