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中国如何应对?

郑安光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称要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同时还要限制中国在美投资。再加上3月8日特朗普签署的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关税的“232”调查决定。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大棒已然高高举起。在经历了长时间黑云压城的酝酿之后,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山雨终于还是来了。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就在几个小时之后,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约3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世界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二的经济体要打贸易战,震惊之下的全球股市一片狼藉。 贸易战的狼来了? 人们常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贸易战损人害己是,可谓是把双刃剑,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然而特朗普为何敢于置国内外的反对浪潮和中国的一再沟通于不顾、悍然扣动打响贸易战第一枪的扳机呢?这恐怕还要从特朗普本人意外上台和作为一个“非典型性”政客的执政特点谈起。 特朗普上台之初,战略界就认为其政策“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其不确定性”。对华贸易加税,在其竞选之初就是作为一个政策目标提出。其后虽然在两国元首多次见面之后,调子有所放松,却始终没有放弃。作为商人出身的完全没有政治经验的总统,特朗普既不考虑政策的合理性和全面影响,更不考虑其延续性和长远效应。可以说,另类是另类者的通行证。他自命为蓝领的代言人,因此向作为美国低技能劳动力主要竞争对手的中国开刀似乎是题中之义。同时,近年来中国高科技创新领域的突飞猛进,再加上西方媒体对所谓“中国技术窃密”的反复炒作,似乎特朗普的“政治白板”头脑中又被勾绘出一个“邪恶帝国”的恐怖意象。因此自诩为谈判高手的特朗普此次祭出“贸易战”的法宝胁迫中国也不令人意外。 贸易战到新冷战? 贸易摩擦看来事小,实则影响巨大。2017年中美两国的货物贸易额高达580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达1200美元。两国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还多。如果贸易战全面开打,其负面后果不亚于一场全球经济危机,全球贸易、金融市场一定会经历暴风骤雨般的动荡。这对于刚刚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复苏的世界经济不啻当头一棒。如果我们把目光拉回并不太久远的历史,就会发现有多次冲突和战争都是因贸易纠纷而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诱因是1929年的大萧条中,美国等国以邻为壑,大幅调高关税,使得一些资源和市场贫乏的国家难以应对,最终走向侵略扩张的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二战的爆发虽然主要是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作祟,但上述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举动也难辞其咎。 最近中美关系的龃龉并非贸易一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中国并没有对其竞选期间的种种反华言论记仇,反而是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努力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与其沟通,一再释出善意。例如在上次特朗普访华期间达成了高达2000亿美元的贸易大单就是一例,更是中国在平衡贸易逆差方面的具体举措。然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特朗普不断暴露其重利轻义的商人本性。近来对华小动作不断,以至于有人惊呼中美新冷战来了。 中国该怎么办? 尽管中国一再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不是现存的国际关系秩序的挑战者,而是受益者和维护者。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凌霸和经济讹诈,中国应该怎么办显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概而言之,大国交锋,向来是两军相遇勇者胜。面对迎面而来的强敌,一不能怕,二不能躲。要站稳脚跟,冷静应对,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做到一击必中要害。同时还要风物长宜放眼量,跳出贸易看贸易,跳出中美关系看中美关系。 如果贸易战最终真的爆发。中国的贸易报复必须一要精准二要及时。任何提升关税的政策必须明确指向特朗普的票仓基础和其政府中的另类右翼鹰派势力,包括但不限于和特朗普家族企业有关的行业。既然商人以利为先,中国也必须适应这一逻辑,避免一厢情愿。农业、建筑投资、新能源汽车都可以成为备选行业。同时贸易报复必须及时作出。据美国媒体透露,特朗普很难集中精力长期处理一件事,他只对当前的刺激作出有效反应。因此我们的反制活动必须既要精准又要及时。当前诸多论者往往注意到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 其次,既然是贸易战,幻想自身经济不受影响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应对。比如对那些受美国关税制裁影响的企业和行业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他们深挖国内和美国以外国际市场,助其度过难关。同时要下大力气继续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坚持创新发展,推动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降低对外贸易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尤其是要改变在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不平衡的相互依赖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增强我国产品和服务的不可替代性。 中美关系虽然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但我们不能牢笼其中。必须跳出贸易看贸易,跳出中美关系看中美关系。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看起来是特朗普在经贸领域一意孤行。实则不然。这是两三年以来,美国对华战略大讨论的一个结果。这场讨论的参与者有对华接触派也有强硬派,现在看来,强硬派不仅占了上风,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意识形态基础。那就是,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中国不经没有按照美国曾经“设想”的道路发展,反而通过硬实力和所谓“锐实力”正在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因此未来的中国不再是战略伙伴,而是战略对手。深刻认识当前美国对华关系的意识形态基础对于我们有的放矢地提出应对策略尤其重要。认识当前的中美关系,我们还要跳出中美关系看中美关系。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世界上除了美国还有两百多个国家,我们必须要依靠“一带一路”等擘画,在消化过剩产能、获取相应资源和市场的同时,大大提高自身的战略空间和回旋余地,从而获得更多的博弈筹码。 搞保护主义,只会导致封闭和倒退。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应对这波反全球化的逆流。在自身不断发展强大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毕竟,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相关文章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三十六计”

郑安光

摘要:中美贸易争端数度波诡云谲,而今警讯又传烽烟再起。在中美贸易战中,特朗普对彼此优势劣势的分析颇为细致深刻。为应对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三十六计”,我们应“以彼之道,...

阅读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