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精粹 | 张涛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中国化

张涛甫

马新观及其中国化的问题,目前在理论的表述和学术的思考方面,虽然有很多集中的共识,同时也存在一些富有张力的想象与争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新闻传播场域的主流话语,这一话语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积淀,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的概念与观念集。这套与新闻舆论观念有关的体系,因其对中国新闻舆论实践强大的介入性和解释力,不仅在新闻传播场域内具有极大的话语影响力,在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之外也极具话语存在感。

“马新观”演化的逻辑,既服膺于中国新闻舆论自身的规律性,同时也遵循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规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不能追求小逻辑方面的自洽,更应该放在广义、广大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考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拓展了新闻新闻传播理论视野,成为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的奠基石,丰富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地连接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且具生生不息的创造活性与时代深度,在与时代的深度互动当中成就了自身,能动地介入时代,为时代赋能。

新闻观是什么?新闻观在这指的是新闻背后的理解框架。这个理解框架有一个狭义的理解是在新闻传播的场域,新闻从业人员与新闻关联。我要强调的是,它不仅是狭义的概念,更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尤其是在当下中国,是向新闻舆论提供的社会知识库的一套关联知识系统。所以,新闻观的概念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狭义层面,一个是广义层面。

在中国目前的语境当中,媒体将社会系统中结构化的意识形态翻译、内化为社会个体的主观社会现实和意义框架,从而实现意识形态与广义社会网络的连接和联动,起着社会融合功能。其中,媒体所完成的不仅仅是新闻观的问题,它跟社会意识形态一起,为广大的社会民众提供一个意义框架。这个意义框架又与意识形态深刻互动。在任何一个社会当中,占统治地位、处在支配阶层的主导意识形态一定会转化成社会意识形态。将新闻观放在这样的系统里考虑,其意义会更加深远。

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在长期接触新闻的过程中,其个人的新闻观与媒体的新闻观逐渐融合,实现“视界融合”。通过个人经验的客体化和社会化,个体实现个人新闻框架与社会新闻框架的接入,进而完成意识形态系统的整合和塑形。社会主体所具有的新闻观为个体接受、理解新闻设置选择和解读的框架,编织意义网络。在社会系统中,社会支配阶层通过掌握媒体资源,掌控合法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马新观”从历史溯源来讲,马新观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关于新闻的观念系统。“马新观”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跟当时资本主义语境中那些主流新闻观和意识形态不一样,一开始就与无产阶级、人民连接在一起。后来,马克思主义者或从政治上继续探索无产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之路,或从思想和理论层面接力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考与探索,形成了具有世界性影响,进而改写人类历史的社会革命和思想理论流派。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成为这场深广革命和思想运动的重要内容,并在不同时空的语境中演进发展,形成斑斓多彩的思想风景和意义景观。这其中包括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谱系,比如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法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北美的批判传播学派等等,多从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思想中找到一些光谱。列宁等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走的是另一条创造转化之路,中国则沿着苏俄的道路中转,选择了一条自身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路径。

接下来考量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解“马新观”一定要放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化的背景下,才能把抽象的理论与中国语境实践的强大背景结合起来。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可能被理解为狭义的新闻观,它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新闻专业和事业范畴的新闻观念,它是超越了新闻范畴、连接传媒与政治、联通政党与群众的广义新闻观。这种新闻观由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殊语境规定,带有鲜明的政治特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决定了新闻观的中国性,规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路径。要把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变现,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把主义和群众结合起来。

纵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语境的演进历程,在一代又一代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与不懈求索当中,“马新观”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和价值观发展的演绎轨迹,在与中国新闻舆论实践和中国社会的纵深互动中,生动诠释并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舆论事业。

如何理解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样也必须放在大的时代语境当中进行考量。新时代的“马新观”,实际上关乎中国意识形态整个体系化的转型和重塑,从更大的背景当中进行考察,才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准确定位,和在中国当下新时代的准确位置。中国作为具有深厚传统积淀和现实复杂性的国度,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实践形成了超复杂的语境约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充分说明了理论的真理性取决于其对实践在地的深化,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种“在地化”的产物。

第一,从执政意识形态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执政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党的意志在新闻舆论领域中的体现,关涉执政党在新闻舆论领域的领导权。执政党通过新闻舆论工作凝聚共识,构建执政合法性,将执政意识形态转化成为社会共识,进而与社会民众的意义框架进行接入,引导民众真实、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和世界。

第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只是新闻媒体行业意义构建和价值连接的理念体系,它超越了专业主义和职业意识形态的范畴,无意在专业共同体内独善其身,而被赋予更高远的期待、更宽广的需求。

第三,“马新观”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应对全球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理论射程拓展到国际传播领域,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全球传播问题的解释力。

相关文章

论坛精粹 | 张涛甫:作为方法的中国

张涛甫

摘要: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张涛甫教授在由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构建中国特色传播体系:东中西部的对话”第二届紫金传媒论...

阅读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