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精粹 | 张涛甫:作为方法的中国

张涛甫

新闻传播学在整个人类社会科学领域中是一个分支,社会科学是一个知识共同体,是对人所生活的社会系统进行认知研究的学科领域。涉及新闻传播学,往往面临身份和归属的尴尬:新闻传播学究竟是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我们始终处于左右为难、身份尴尬的张力当中。吉登斯认为,需要打消盲目地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的幻想,如果试图以自然科学的模式来发现社会行为的普遍规律,就会将社会学与历史割裂开来。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必须要理解人类是如何积极介入历史,与此同时,历史又是如何形塑着我们人类自身,并产生各种从未预见过的后果。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应该是"总体性社会事实",涉及的学科非常多,需要多学科共同从不同的面向、角度进行学科的研究与探索。社会科学的研究,无论是从人文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讲,都一定依附于语境。在布尔迪厄看来,社会世界由大量的各种场域组成,由社会的小世界、小板块构成,每个小世界有自身逻辑和客观的必然性。基于这样的原理,社会科学的研究依附于社会语境。但是社会语境把人放进去后,人对社会的理解,一定是基于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复合体。所以,人对周遭环境的理解一定有主观性的代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完全祛除价值,或一味追求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纯粹真理或知识,就需要在后面加上一个巨大的问号。如果把社会科学研究客体化,意欲排除主体性的干扰,进而把社会科学研究逼近所谓实证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胡同里,认为这才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正道。这实际上是对社会科学的误解。

以中国为方法的前提逻辑是: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一定是基于问题语境的研究,有研究者主观化代入,无法做到绝对客观化。反观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社会科学的发展多依附西方的一些知识、理论和方法。出现社会科学的西方中心主义问题。亨廷顿曾直白地说过,每一个文明都是把自己视为世界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的主要戏剧性场面来撰写。赛义德也认为,欧洲人认为其民族和文化优越于所有非欧洲的民族和文化。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讲,我们在做新闻产品研究的时候,没有办法把文化语境抽离出来,把问题从其语境中抽离出来。西方的新闻传播学,包括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其实有深重的西方背景。如果把它普世化,脱离其语境,直接移植,这是有问题的。东方和西方,对社会的理解,对人自身的理解,其知识传统是不一样的。

哲学学者孙向晨认为,汉语思想传统没有本质和现象两分的二元世界,因而也没有很强的认识论传统,甚至没有明确的真理概念,重视在“天、地、人”的整体世界中找到“中和”的状态。这是和西方知识论在传统上的迥异。学者赵汀阳认为,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异在于西方哲学以“物”为中心,中国哲学则以“事”为中心。中国是把人放进去,是更加整体的思路;西方是二元的,强调把认知对象化。西方的社会科学传统是认识论的。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向“西天取经”的,即向西方取“经”的。经过几十年的学徒生涯,我们的知识、理论、方法工具箱变得越来越拥挤。但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西方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过度依附。

根生于西方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方法是一种“他者”语境下的知识系统和认识论逻辑,其内生于西方的问题语境,如果将其挪用到中国语境,其理论效度的前提条件和约束变量发生了变化。若不加思索地直接套用,反而会遭到“他者”的反制。仅靠这些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是无法有效解释中国场域下的实践命题的。因此,绝不能满足于“他者”知识、理论、方法的中国空转,必须要回到中国问题的场景。

当下正处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非常好的时期,所以新闻传播学者在这样巨大的社会现场面前,需要重新回归到以中国作为总体社会现实的现场,基于中国问题提炼理论和方法,当以中国作为方法,重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理论话语体系,告别学徒期,真正在理论和方法上站起来,建立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和逻辑框架。

相关文章

论坛精粹 | 张涛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中国化

张涛甫

摘要: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张涛甫教授在由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的发言。...

阅读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