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应从“游客福利”更多考虑“动物福利”

新冠肺炎自2019年年底暴发至今,仍在全球迅速蔓延,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居高不下,累计确诊人数已逾2000万。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新冠病毒来自自然界,历经突变,感染了人类。新冠病毒带给全世界的人们深刻的切肤之痛。

自然教育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广泛开展,已被纳入小学课程。通过开展自然教育课程,可以让公众对自然、对生命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增进与自然的连接,融入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动物园是公众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的专类公园,是向公众传达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帮助公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示范场所,也是开展自然教育的绝佳场所。近年来,我国的自然教育方兴未艾,如何让动物园更好地发挥自然教育的功能,让公众(尤其是孩子们)通过自然教育,远离自然缺失症,并在动物园中领略生命之美、之神奇,以美启德,树立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与观念,进而付诸保护的行动,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因此,探究与我们距离最近的野生动物的聚集地——动物园,重新审视动物园的功能及游客与动物园的关系,深入探讨如何让动物园在保护野生动物、开展自然教育、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探讨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我国动物园自然教育的思路与发展方向,以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树立万物平等的意识和观念

(一)人与野生动物平等

疫情之下,人类如何与自然共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不可回避的话题。

地球上有一个生机勃勃、万物昌盛的生物世界。世间万物无不是以一个个相互依赖的生态链和生态圈而存在着、运动着,生态的平衡与和谐让地球充满美丽与祥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和谐相处。

人类是地球生物中的后来者,直到五六百万年前,才出现了猿人。人类具有与野生哺乳动物相似的基因组成和生理特征,动物学家们还将人作为动物界的一员。尽管只有人类这一个物种最后进化出了高级文明,但人类依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大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生息繁衍的规则是一样的,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要遵循大自然的生存规则,人类也不例外。也许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自然。从这个意义而言,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不是什么万物之灵,更不是大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和野生动物是平等的,都是自然界的一员。

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不应该一种单向的捕杀、食用、交易、展示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和谐共处的关系。野生动物不是人类宠物、玩具,更不是猎杀、征服的对象。

在动物园开展自然教育,要把生命的法则展示给公众,让公众像去探访朋友一样,去动物园欣赏野生动物。让公众在观赏野生动物的时候多一分敬畏,少一些自大,用同理心去感受自然、敬畏生命、呵护自然,进而树立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责任。

(二)野生动物之间平等

动物园通常展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如国家重点保护一级、二级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附录II的动物。很多人去动物园看动物,也主要是去看大型动物、明星动物,野生大象、红毛猩猩、大熊猫等通常是游客的最爱。但野生动物之间也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不应当局限于稀有的、著名的动物。对人有利用价值的动物被称为益虫、益鸟、益兽,而对人有潜在危害的称为害虫、害鸟、害兽。之所以有如此认知,根本原因还是人类将自己凌驾于动物之上,将自己认为是万物的主宰。

在动物园开展自然教育,要帮助公众树立野生动物之间平等的意识,消除人们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偏见。“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是大自然的精灵。每消失一种野生动物,人类就失去了领略一种美的可能,地球生态也就失去了一份屏障。因此,野生动物无论大或小、可爱或可怕、常见或稀少,它们都值得我们去欣赏、敬畏和关爱。

具体到此次新冠疫情,尽管蝙蝠是诸多病毒的自然宿主,甚至被认为是此次新冠疫情的罪魁祸首。但蝙蝠是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蝙蝠是夜行性昆虫的主要捕食者,一些种类是植物授粉者和种子传播者。不能妖魔化蝙蝠等野生动物,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它们,蝙蝠和大熊猫、金丝猴一样,依然是人类的朋友,同样需要去保护。

二、树立野生动物福利优先的意识和观念

动物园的中心任务是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和科学研究,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因此,应树立动物福利优先的理念。游客去动物园,是去动物家里做客,应该客随主便,以主人,也就是野生动物的方便、舒适为优先考虑,而不能以牺牲主人的利益甚至健康,强迫主人必须在什么地方见,见多长时间。归根结底,野生动物究竟是玩偶、宠物,还是人类的朋友、平等交往的对象,动物园野生动物福利保障的程度是一个标尺。

比如,游客去动物园参观游览,其固有的思维,就是尽快见到野生动物,尽量能一览无余。而很多时候动物园也优先考虑游客的福利,把野生动物最大程度暴露在游客的视线之中。比如国内动物园常见的猴山展区,有的就是一个大坑当中一座光秃秃的山,猕猴在此环境下养成了极为严重的乞食行为。有些动物园喜欢在动物笼舍四面装玻璃,搞得动物一点遮蔽都没有,毫无隐私。

由于过多考虑游客福利,因此,空间狭小,缺乏遮蔽,成为国内很多动物园野生动物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缺乏空间和遮蔽可以让野生动物远离干扰,动物会缺乏心理上的安全感,时常处在焦虑、呆板、或者惊恐状态,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的动物,不可避免地积蓄压力,导致行为出现异常(刻板、焦虑、狂躁),严重影响动物的健康。同样,这也使得游客观赏效果大打折扣,一是不能见到野生动物表达自然行为,二是割裂了野生动物与其自然生境的联系。

因此,需要全面提升动物福利意识和观念,从思想上改变对动物福利保障的认识和认可,为动物提供符合其健康生活需求和不同时期生理要求的饲养条件,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让动物尽可能表达自然行为。这也是在动物园开展自然教育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动物园应通过自然教育,让游客了解更多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提升游客对动物权利、动物需求、动物伦理等方面的关注,引导游客树立野生动物福利优先的意识和观念,而不是一味迎合游客。当野生动物和游客的发生所谓的利益冲突时,可将野生动物福利放在首位,优先保护野生动物的福利。而随着游客保护意识的提高,当接受动物福利优先理念的游客占到多数时,很多保护和观赏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培养公众对自然、生命的爱心与共情 图片

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与自然和生物亲近的本能。虽然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割裂,使这种本能逐渐弱化,但是,亲近生物的本能仍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最为有力的证据是人类对饲养宠物的热衷。而动物园开展自然教育,就是要通过让公众学习野生动物的人文和自然知识,领略它们在历史与自然环境中的魅力,激发公众对自然、生命的爱心,并在内心中种下关爱野生动物、关爱大自然的种子,成为守护地球家园的参与者、践行者。

共情也被称为同感、同理心,指的是个体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的客体不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野生动物。如果人们能够体会到它们的处境,理解它们的痛苦,就会善待野生动物。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除了法律硬性规定,也需要有柔性的理念倡导。动物园可通过自然教育,引导公众减少甚至消除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不合理需求,最大程度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与破坏,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野生动物的氛围。当这种科学的生态哲学观形成普遍的公众认知和社会共识,社会的约束力则会自发的、内在的、长效的对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做出抵制,才能最终让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长久地保障和守护人类的安宁与福祉。

四、创新自然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图片

动物园的核心功能是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向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目的也是激发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兴趣,并告诉公众能采取哪些实际行动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因此,动物展区在设计上,除了需要标示物种的学名、拉丁名、自然栖息地、生物学特征外,更应重点介绍野生动物的保护价值及物种保护状况等基本信息。比如,对于大熊猫,可通过自然教育,引发公众对大熊猫习性进行思考,从大熊猫进化的历史中建立对大熊猫的新认知,了解野生大熊猫面临的内外部生存威胁,包括栖息地破碎化、气候变化等,以及这些问题与人类的联系。

此外,动物园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使自然教育更形象化、生动化、多样化。比如,如果问孩子们,威风凛凛的狮子,风驰电掣的豹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他们这些对野生动物的印象是从哪儿来的?我想多数孩子会回答,是在动物世界看到的,而不是在动物园看到的。这深刻说明了野生动物与其自然生境的密切关联性。因为,只有在自然环境中,野生动物才能充分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在非洲大草原上自由奔跑、捕猎的狮子,才是狮子原真的状态,才能深刻的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而在动物园中,这是无论如何无法见到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来全方位的展示动物呢。比如虚拟现实,完全可以打造逼真的野生动物生境,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切实体验自然之美、野性之美,并充分体验参与其中的乐趣,在与自然多样性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受到启发,不断提升和自然的连接。这样既避免了活体动物展示过程中受到的侵扰和伤害,还让孩子们更深刻的认知生命,更科学的认识自然。

五、自然教育要落实到保护行动

著名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说过,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自然教育,就是让公众带着尊重和爱感受自然,让公众(尤其是孩子们)意识到身边的大地、天空、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和自己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但这只是自然教育的开始,自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公众生发爱护自然的情绪,并由此尝试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及其自然生境的行动中来。

动物园开展自然教育,通过更加立体、丰富的教育方式,让游客认识到,不能只做野生动物保护的旁观者,引导公众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野生动物具体保护行动中,成为野生动物保护的推动者、践行者。通过自然教育,普及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知识,提升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素养,依靠公众的力量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推动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要让公众更加便利的获取和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周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存在的问题作出科学评估、正确判断,从而树立科学观念,并具备采取实际行动保护野生动物的能力。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浓厚氛围,使捕杀、食用、消费、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弱化甚至消失。

野生动物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参与其中。尤其是如何保护本土动物并与之和谐相处,是自然教育的重要一课。许多孩子对本地野生动物知识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动物园也是城市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为广大民众认识和了解乡土野生动物、普及乡土野生动保护知识发挥重要作用。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乱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场野生动物带来的反击,再次警示着我们肆意破坏生态的后果。我们更应明白:保护自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避免灾难的重演。

六、展 望

动物园不应是单纯游览参观的场所,更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地方,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只是出于保护的原因,让动物暂时“宅”在这里,大自然才应该是这些野生动物最终的归宿。但既然不得不暂时住在这里,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居所,应该让这些野生动物生活的得更加健康、舒心,也让公众更加了解动物、尊重生命。

此次疫情使得野生动物保护从自然生态保护层面,进入到了公共卫生安全层面,把野生动物保护和人类健康福祉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这次疫情,人们发现,野生动物保护原来离我们这么近,和我们如此紧密相关。

此次疫情再次提醒我们, 人类需要反思我们与其他生命的关系, 要通过广泛开展自然教育,让公众更加了解野生动物,尊重并关爱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重建对自然的敬畏, 努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人与野生动物及其病原体之间的生态平衡。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灾难的重演,并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和长久利益。

编者按:“环境风险的社会治理”,是南京大学2020年立项的文科青年跨学科团队专项(编号:010914370122),项目首席专家为耿柳娜教授。该跨学科创新团队努力强化实践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化、制度化步伐同频共振,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一己之力。该创新团队主要关注以下三方面:(1)倡导跨学科社会心理学整合研究。随着社会变迁加剧,社会心理越来越趋于复杂化,社会心理学两种取向(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整合之势凸显。这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亦是社会心理学增强自身生命力的重要途径。(2)深耕社会风险研究,探索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环境问题内在地与社会结构相联系;环境风险嵌于社会结构和制度、文化价值和信念以及各种社会实践。通过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从社会变迁、文化传播等因素入手,深入探究环境风险生成的社会根源、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例如,完善环境社会风险评估的科学标准,率先提出将主观感受指标纳入环境评价体系。(3)创新社会心态和主观心理福利研究,拓展新的研究空间。社会心态和主观心理福利研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受到关注且保有研究热度的领域。在社会心态领域,正在和即将致力于补充完善社会心态测量和评估的科学标准,包括社会心态的内隐层面测量。在主观心理福利领域,将着眼于“控制”研究,即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此篇论文是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